我写书,是在心中修篱种菊
年青时的卢晓蓉
在此之前,卢晓蓉从未斟酌过要写回想录,由于感到自己的阅历太一般,“运气更崎岖的人有好多,我算不上什么,尤其是‘文革’后我考上了大学,后半生还不错,871515.com,所以我不想到要写。”
为什么历史抉择了他而不是别人,http://www.991333.org/liuhekaijiangbaoma/zhegeqingkuangdechuxianworenweizhuoeryinggaibuhuiyoushimewen_5504.html?
12月初的一天,和卢晓蓉老师相约在双井恭和苑养老院,准时准点,卢老师纤瘦的身影呈现在大门口。她特地来接我进门。
告别人间已半个多世纪的卢作孚,现在是网络上的热点人物,这位中国近代有名实业家、教导家、航运前驱、民生公司开办人生前可能没有想到,他会成为当今众多年轻人的精力模范。一位在京城已有不错工作的贵州青年,在懂得了卢作孚的精神和实际后,表现要做一个当代“卢作孚”:“我愿结交天下所有有志于把自己的故乡建设得更美妙的友人,一起建造世界大花园。”而这,也是卢晓蓉写作自传的能源和目标之一。
直到两年前,三联书店原总编纂李昕看到卢晓蓉的一篇回忆文章。文章名为《我的懊悔??从人到驴的自白》,在文中,卢晓蓉用对照写法,将自己的经历和主意对比祖父,深生悔愧之心。她说:“卢作孚小小年事就断定了以救国救民为终生目的,而我却在很长一段时光内愚蠢无知、盲从科学。李昕先生看过我这篇文章后就给我来信。”李昕慎重地劝卢晓蓉:“我感到你应当写回忆录。”李昕的倡议使卢晓蓉立刻有了一个方向,那就是先容祖父卢作孚。
卢晓蓉生于重庆,幼年时随祖父卢作孚到香港,并在1952年祖父忽然离世后随父母回到重庆。她在“老师说什么是什么”的环境中长大,品学兼优,始终不懈尽力,保持高尺度请求本人,然而她的人生并不是一路顺风,反而屡遭磨难。直到很多年后,她读到了被屏蔽多年的祖父的故事。
我是因她的新著《逆水行舟:卢作孚长孙女回忆录》而来。这是一部标新立异的回忆录。
卢晓蓉的夫君是北大中文系老主任、八旬教学严家炎。跟卢老师聊天,严老师也到场,妇唱夫随,井水不犯河水。
- 上一篇:上海崇明宅地13亿元成交,第一顺位中标候选人为中国金
- 下一篇:没有了